close

維基百科最初的構想是在吉米·威爾士及拉里·桑格和一位電腦程式設計師Ben Kovitz於2001年1月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談話中最早提出的。Kovitz當時是wiki程式的協作開發者之一(目前仍是),當他在晚餐中向桑格解釋wiki的概念時,桑格立即發現wiki可能是建立一個更開放的百科全書計劃的技術。在此之前幾個月,桑格和他的老闆威爾斯,Bomis, Inc.的總裁兼CEO,討論過如何透過建立一個更開放、輕鬆的計劃來協助Nupedia的發展。

因此桑格立即說服威爾斯在Nupedia中建立一個wiki,於是Nupedia的第一個wiki於1月10日上線,不過在Nupedia的編寫人員中遇到極大阻力。因此一個以「維基百科」(Wikipedia)命名的新計劃於1月15日在wikipedia.com正式啟動。[來源請求]

在科技站點Slashdot的三次報導後,維基百科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,此外Google一天也會帶來上千人的新流量。英文維基百科在2001年2月12日達到1,000頁,9月7日達到10,000條條目。在計劃的第一年,有超過20,000條條目被建立,平均每月1,500條。2002年8月30日,已經有40,000條條目,成長的速度從計劃之初就在平穩增長。

隨之而來的就是國際化的維基百科,2001年5月,13個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計劃開始(包括了阿拉伯語、中文 [註 1]、荷蘭語、德語世界語法語、希伯來文、義大利語日語、葡萄牙語、俄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)。到九月,又有三個語言版本加入了維基百科大家族。到了該年度末,挪威語等另外三個語言版本也宣布成立。

2002年2月,由Edgar Enyedy領導,非常活躍的西班牙百科編輯者們「移居」前去西班牙網路百科進行編輯,理由是未來可能會有商業廣告及失去主要的控制權。同年十月,在維基百科參與者Daniel Mayer(maveric149)及其他參與者試圖重新整合兩個計劃,但是Enciclopedia Libre的參與者投票決定,在維基百科能夠提出一個團圓提案之前,反對重新整合。然而,Enciclopedia Libre的使用者不排除在未來重新合併的可能性,並且希望繼續與維基百科保持聯繫。這場紛爭也引起了關於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的角色的廣泛討論,並且直接導致了非英語維基百科的幾項重大改革。

也經常有破壞者存取維基百科並大肆破壞該計劃,通常這些破壞都很快被修復,但是對英文維基百科首頁的不斷破壞最終導致首頁被「保護」,以確保只有管理員可以對其進行修改。

2002年3月,使用者ID24開始在英文維基百科發表許多極左文章,關於他的激烈討論最終導致嚴重的人身攻擊,吉米·威爾士最後於2002年4月禁止ID24對維基百科進行編輯(但允許繼續瀏覽)。而經常在德國歷史相關的文章中發表親右翼觀點,並且導致多次爭論的使用者「Helga」,則在2002年9月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。

2002年8月,在吉米·威爾士宣布他將不會在維基百科上刊登商業廣告之後不久,維基百科的位址(域名)從wikipedia.com變為wikipedia.org。

同年10月Derek Ramsey(Ram-Man)開始使用機器人軟體(bot)自動添加有關美國城市的資訊。這些文章都是自動從人口普查報告中產生的。同時,類似的程式還用於部分其他議題。

2002年12月,姐妹計劃Wiktionary(維基辭典)正式開始;它的宗旨是建立一個所有語言的詞典。它與維基百科在同一個伺服器上執行,使用同樣的軟體。

2003年1月,維基百科開始支援TeX數學公式顯示,代碼由Taw編寫。

2003年1月22日,英文維基百科達到了10萬條條目的里程碑,並再次被Slashdot報導,兩天之後,當時第二大的維基百科,德文維基百科,也達到了1萬條條目里程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hkljflkjsdir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